作者: 姜培軍 來源: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 2025-01-07 10:02
□記者 姜培軍
從“顏值”到產值,一枝芍藥孕育著經濟脈動。
近年來,菏澤芍藥鮮切花開辟了產業發展新賽道,將牡丹“一枝獨秀”發展為牡丹和芍藥“雙花齊放”。
萬物冬藏,寒冷中卻蘊藏著生機與活力。目前,菏澤反季節催花芍藥正在大棚中蓬勃生長,即將綻放令人矚目的“花樣經濟”,催生出消費新藍海。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近日走進反季節催花芍藥生產大棚,了解一枝芍藥從“小鮮花”到“大產業”的精彩蝶變之路。
催花芍藥迎來花樣前景
1月6日9時許,燦爛的陽光灑向菏澤花王牡丹產業園,大棚里的反季節催花芍藥愈發生機勃勃。綠葉蔥翠,枝條伸展,一個個芍藥花蕾分泌出黏稠的芍藥蜜,空氣中彌漫著甜蜜的芳香。
“這批反季節催花芍藥,共計1萬多盆,目前長勢很好,將于2月14日情人節前上市。”菏澤花王牡丹產業園總經理趙文雙說。當天,他正帶領工人進行田間管理。
“近幾年,反季節催花芍藥異軍突起,開辟了產業發展新賽道,大大拉長了產業鏈條。”趙文雙說,“通過大棚催花,我們可以使芍藥鮮切花的供應周期從2月14日前后持續到5月20日前后。”他隨后解釋,催花芍藥秋天上盆,瞄準2月14日的“情人節”市場;隨后通過冷棚加溫,使得大田芍藥提前到3月中下旬成熟,次第進行切花;緊接著,露天大田芍藥進入成熟期,切花時間可以持續到5月中下旬。
近年來,我市立足資源稟賦,加快推動芍藥鮮切花產業發展,將牡丹“一枝獨秀”發展為牡丹和芍藥“雙花齊放”,努力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頂流、出圈、高光、火爆、熱搜……大家不吝贊美之詞,將一頂頂“桂冠”送給菏澤芍藥。多年積淀后,菏澤芍藥產業正經歷著“鳳凰涅槃”般的精彩蝶變。
“我們所有芍藥鮮切花,全部是訂單生產,不是老客戶是拿不到花的。”趙文雙說,“目前比較適合切花的芍藥品種,有荷蘭紅、莎拉、夏威夷珊瑚、御前表演、芭茨拉等,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等城市,直接批發給批發商,他們再零售。”
“美麗經濟”活力澎湃
“供應情人節市場的鮮切花芍藥,批發價一般為20多元一枝,零售價要翻兩三倍。”趙文雙說,“經過重重環節,通過零售市場到終端消費者手里,一束花一般包兩枝芍藥,賣四五百元。”
芍藥鮮切花近年來之所以價格走高,與多重因素有關。
首先是成本。據趙文雙透露,適合做鮮切花的芍藥一般為三年苗,近幾年因為芍藥鮮切花產業的發展,造成種苗緊俏,供不應求,價格持續上漲。“芍藥種苗價格相當于牡丹的兩三倍,用于催花的牡丹一般每株65元左右,而芍藥一般要100多元。”趙文雙說,“就拿去年秋季的芍藥種苗來說,10月份以后的價格要比8月份上漲30%以上。”據了解,一盆催花芍藥可以切五六枝花,水漲船高,種苗價格直接帶動芍藥鮮切花價格上漲。
芍藥鮮切花價格高位運行,與管理、技術方面的高標準要求也密切相關。“牡丹和芍藥雖然同科同屬,但牡丹是春花、芍藥是夏花,芍藥需要的積溫更多,反季節催花牡丹從入棚到開花一般需要50天左右,而芍藥至少要70天。芍藥又是草本植物,在一個密閉的環境里成功催花,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趙文雙說,“每延長一周以上的生長期,對花卉質保的要求就高一個檔次。為提高芍藥鮮切花質量,我們費了很大勁,解決了很多技術難題。”
“舉例來說,芍藥花在生長的時候分泌芍藥蜜,花蕾每天都吐蜜珠。蜜珠含百分之七十的糖分,而糖分在密閉的環境里容易吸潮,一遇到陰雨天就長毛發霉。這就需要盡快清理,否則影響芍藥生長,產生灰霉病,導致整個催花大棚全軍覆沒。”趙文雙說,“培育芍藥鮮切花確實不容易,但效益也非常可觀。除了鮮切花價格高之外,芍藥由于根系發達,可以循環利用。總之,芍藥鮮切花產業的經濟效益、市場認可度都很好,發展前景光明。”
“科技興花”催生發展新賽道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這是《詩經·鄭風·溱洧》中留下的詩句,詩中所說“勺藥”就是今天的“芍藥”。《溱洧》如同一幅淳美的古代風俗畫,帶我們回到《詩經》時代那個已經消失于時間叢林中的情人節——上巳節,讓我們聆聽到從芍藥花瓣中傳出來的愛的聲音。
每一次精彩“蝶變”,人們最關注的莫過于“化蛹為蝶”的精彩瞬間,而常常忽視其背后的艱難蛻變。那是一場需要用耐心和努力去“破繭”的艱難蛻變。菏澤芍藥鮮切花的發展歷程,就是一次“化蛹為蝶”的精彩蝶變。
菏澤芍藥鮮切花產業起步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近年來,芍藥鮮切花產量、銷量不斷攀升,行業發展已進入快車道,影響力越來越大,市場前景越來越廣闊。繼牡丹之后,芍藥鮮切花已經成為促進菏澤“美麗經濟”發展的“引爆點”。
自1995年便進入芍藥鮮切花領域的菏澤牡丹芍藥鮮切花協會會長周長玉回憶:“記得當時將芍藥鮮切花拉到北京,價格是5分錢一枝。”摸爬滾打近30年,他在牡丹芍藥鮮切花領域積累了不少經驗。
一枝枝、一束束、一車車菏澤芍藥鮮切花,乘著“互聯網+”和現代物流快車,輸往九州大地,進入千家萬戶。芍藥鮮切花在為全國人民送去甜蜜和幸福的背后,是一代代菏澤人技術的不斷創新。
趙文雙于2022年開始批量生產多頭芍藥,當年生產了十幾萬枝,2023年生產了三四十萬枝。多頭芍藥價格相當于獨頭芍藥的3倍,而且非常受市場青睞。據他介紹,多頭芍藥的培育靈感來自多頭玫瑰,通過篩選品種、打掉主花蕾、留下3個側蕾的培育方式,于2021年培育出向天歌、嘉年華、天山紅星三個品種的多頭芍藥。“2018年,我到云南昆明考察,激發了靈感,經過幾年努力、創新,多頭芍藥最終培育成功。”趙文雙說。
20世紀70年代,“芍藥王”周保文在菏澤李集牡丹園做技術員,負責芍藥新品種的研發和栽培工作。其間,他收集起桃李艷妝、金光閃爍、黃金簪、牡丹情緣等多個優秀芍藥品種。2001年,歷經多年艱辛實驗,周保文帶領兒子兒媳培育出了令人矚目的綠色芍藥品種“綠寶石”。在此之前,芍藥只有紅、黃、藍、白、黑、紫、粉、復等八大色系,沒有綠色。“綠寶石”的出現,讓芍藥具備了九大色系。據了解,芍藥從雜交、育種到擴繁、定性,往往需要多年時間。
從產業現狀看,菏澤芍藥觀賞性強、品種全、銷量多,我市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芍藥鮮切花產區。從發展優勢上看,菏澤芍藥產業兼具天時、地利、人和,發展后勁大、前景好,“買全國、賣全國”的產業中心地位初步形成。